中斷34個月,滿洲裏口岸恢復對俄羅斯大米出口
2017-12-27 9:31:06
據內蒙古自治區滿洲裏海關消息,滿洲裏口岸在中斷34個月後首次對俄羅斯出口大米,截至11月13日出口量已超過1500噸。
據海關監管部門人員介紹,此次出口大米的企業計劃年內對俄出口大米2萬噸以上,此外,國內多家進出口企業也表示將於近期向俄出口大米,滿洲裏口岸有望在年底迎來糧食出口高峯。
受國際糧食價格大幅度上漲影響,爲了保證國內糧食安全,控制糧食價格上漲,2007年底財政部等有關部門宣布對出口的玉米、稻谷、大米、大豆以5_的暫定稅率徵收關稅,隨之,糧食出口量急劇下降。
2008年下半年,國內連續第五年實現糧食豐收,大米開始出現滯銷,國家政策及時開始轉向,大米等糧食產品出口管制措施放松,大米關稅暫定稅率下調爲3_,今年7月1日,3_的大米出口關稅也被取消。
國家針對糧食出口出臺扶持政策,對拉動糧食價格、提升農民種糧積極性、緩解糧食生產企業的庫存壓力等均有積極作用。企業抓住商機,積極對俄出口,爲中俄貿易增添新的活力。
滿洲裏海關爲鼓勵大米出口,爲出口企業提供通關諮詢服務,及時解決企業在通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,設置出口審單專崗、查驗專崗,以提高出口貨物的通關效率,同時,爲企業提供預歸類、預審價服務,以保證出口大米快速通關。